唐山亚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

游玩攻略
您当前的位置 | 首页房车生活游玩攻略

游玩攻略

2015.09.26游玩攻略

新疆旅行必知的食色禁忌

  第一怪新疆鞭子底下谈恋爱



  在传统的竟技比赛场上,最激动人心的还是“姑娘追”它往往是全场比赛的压抽戏。“姑娘追”据说是由上古“追姑娘”的风习演变而来,至今既是哈萨克人最喜爱的娱乐项目,又是小伙子找对象谈情说爱的好机会。
  参加者一般都是未婚的青年,一男一女搭成对儿。比赛分“去程”、“回程”两段。比赛开始,男女双双在去程上并辔徐行,这时,小伙子可以毫无顾忌地向姑娘倾吐心曲,甚至调情挑逗,姑娘羞到耳根发烧也只能保持沉默。到了终点,双双勒转马头进入回程的一瞬间,小伙子立即扬鞭催马,拼命逃奔,那温柔的姑娘忽然之间竟变成了个沙场女将,飞马猛追上去,一靠近小伙子,就挥鞭狠狠地抽打,这时小伙子是绝对不能还手的。
  如果这姑娘对小伙子心中有意,自然会手下留情,只见皮鞭子老在空中转圈子,却总是落不到他的身上,即使是轻轻落在小伙子的身上,也只是她表达对小伙子情感的示意。
  如果对那小伙子刚才言语轻佻,惹恼了姑娘,这时姑娘就会用鞭子狠狠地“报复”一番,那连珠式的劈里啪啦的皮鞭,直打得小伙子抱头“鼠窜“,“丢盔弃甲”,狼狈不堪。
  此时赛场周围男女观众都会笑得前仰后合,还呐喊助威,大叫:打,打,打!这种游戏有时会激起一些大叔大婶们的兴致,也会相邀上马,玩起了“姑娘追”,回味年轻时候的风韵。
  这一来,赛场的气氛就更加高涨了,那两位大叔大婶诙谐的表演惹得人们大笑到捂住肚子“唉呀”的叫唤。这真是:哈萨克风俗实在怪,鞭子底下谈恋爱!

  第二怪新疆兵团姑娘不对外
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开发边疆、保卫边疆做出了历史性的卓越贡献。在这支浩浩荡荡的大部队中,也涌现出了一大批立志报国的巾帼英雄,他们承着西去的列车,在高昂的歌声中,用青春谱写了壮丽的人生。
  20世纪50年代“八千湘女进天山”、一批批山东、河南、西川姑娘到新疆以及60年代上海、南京、天津、武汉支边青年通入塔里木、准噶尔盆地的历史,都成为生产建设兵团了展史上的光辉彩页。许许多多的内地姑娘,离开可爱的家乡,来到遥远而偏僻的边疆屯垦戌边,逐渐融入生产建设兵团的战斗生活洪流,随后大多数在这里找了对象、结婚安家。

  第三怪新疆吃的烤馕像锅盖



  在新疆,无论你走到哪里,都可以见到馕,吃到馕。是维吾尔族人的主要面食。“馕”,是维吾尔语,意思就是烤面饼。维吾尔人宁可一日无米饭,而不可一日无馕。
  在农村、集镇、几乎家家都有烤馕的馕坑,妇女个个都会打馕(新疆人把烤馕叫“打馕”)。馕坑就设在庭院或家门口,它地用和入麦草或羊毛的黏土做成的烤炉,形状很像一口倒扣的宽肚的大水缸。烤馕时,先将干柴放在坑内燃烧,把坑壁烧得烫热,然后将擀好的饼形面坯贴在坑壁上。擀面时可以根据需要擀出像圆凳子面大小的薄馕坯,也可以擀出像碗口大的小馕坯。馕坯上可以抹点食油,撒些芝麻、葱花,烤出的馕更脆更香。
  由于馕是烤熟的,含水分很少,在气候干燥的新疆,存放十天半月都不坏;如果是油馕(揉面时和入食油),还能存放一月左右,泡水变软,仍极好吃,所以维吾尔老乡出远门,会在腰上的布兜里装进几块馕;坐火车去内地,也常常带着一提包的油馕,一路当食,省钱又方便。

  第四怪新疆达坂城姑娘把妹带



  西部歌王王洛宾的一曲《达坂城的姑娘》,里面有句歌词“……带着你的嫁妆,领着你的妹妹,赶着那马车儿……”。姑娘嫁人为什么要把妹妹带?其实是有地域和历史原因的,早在若干年以前我国是没有实行计划生育的。
  在新疆一般维吾尔族家庭都会生很多孩子,少者三四个、多者六七个、在当时那种艰难困苦的年代,孩子多了家庭负担必然就重。所以在儿女嫁娶时男方家往往会主动提出再带走一个女孩子(小姨子),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女方家庭负担,另一方面也可以陪着姐姐做伴。从此男方家庭就会把这个女孩当做亲生女儿抚养成人。

  第五怪新疆大盘鸡里拌“皮带”



  大盘鸡是近几年新疆最风行的时尚饭菜,它已经同新疆烤羊肉串一样出名。正当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时,店家会及时的端来一盘象皮带一样宽薄的皮带面条,倒入大盘鸡里与鸡汁拌匀,顿时皮带面变成酱红色,吃起来美味爽口,特别过瘾。如此简单的一餐大盘鸡,可同时供四至六人享用,即营养实惠、又解馋饱腹。

  第六怪风吹石头砸脑袋



  在新疆一些地方刮起大风到了顶级时,其猛烈之势不亚于沿海地区的台风。新疆人把这些大风区叫做;“老风口”,比较形象的说;这些大风区一年只刮一次风,从春刮到冬。这种著名的大风区有;吐鲁番西北方向的“三十里风区”,乌鲁木齐南郊的“达坂城风区”,以及克拉玛依的“魔鬼城风区”等;这些大风区在每年中刮八级以上大风日就有一百天左右,最大风力超过十二级。一旦遇上这种大风,汽车火车都面临着被刮翻的危险,汽车被大风刮翻是常有的事情。因此说;“风吹石头砸脑袋”,是形容这些大风区一旦刮起大风时那种飞沙走石的情景。

  第七怪新疆古丝道上地名怪



  不少到过新疆旅游的内地朋友,总觉得新疆的一些地名有点古里古怪的,什么猩猩峡、一碗泉、三间房、四棵树、鄯善、乌鲁木齐、塔克拉玛干等等。其实,说怪不怪,因为,新疆这一类听起来有些奇特的地名,都是有来由的,讲起来也是挺有趣的。南疆的焉耆、轮台、若羌、且未、尉犁、疏勒、莎车、温宿、皮山等县的名称就是沿用汉代那些“城郭国”的国名。当人们在丝路古道上艰难跋涉时,会因为在人困马乏、又热又渴中忽然找到一泓清泉或几棵老树而欢呼雀跃,也会因为在荒无人烟的戈壁中看到几间土房或一座驿舍而欢喜若狂。于是,就有了“一碗泉”、“三间房”、“四棵树”、“柳树泉”、“白杨沟”这一类的地名。还有一些是维吾尔语来命名,比如“塔里木”意思是“田地、种田”,“塔克拉玛干”意思是“进去出不来”。“喀什噶尔”(即喀什)也是古维吾尔语,意思是“多颜色的砖房”。

  第八怪新疆民族胶鞋套在皮靴外



  “晴天乱风一身土,雨天化雪两脚泥”,这是旧时乌鲁木齐人形容这座老城卫生面貌的一句俗话。在四五十年前的乌鲁木齐,到处是低矮的土房和泥巴街巷,夏天风起尘扬,沙土扑面,春秋融雪下雨,满街泥浆,上街回家,皮靴上(穿长统皮靴是新疆兄弟民族的传统习惯)沾满烂泥臭水。由于小数民族家里喜欢铺上漂亮的地毯,挂上壁毯布围,为了不让皮靴上泥浆弄脏地毯、陈设,进门要脱下长统皮靴,既感到麻烦,而且赤脚会有异味。于是,人们想了个窍门,长统皮靴的脚掌处套上浅腰的胶鞋,出门走路,泥水沾在套鞋上,回家时门,将套鞋脱在门边处,只穿着干净的皮靴进屋,既不会弄脏地毯,又不会溢出汗脚异味,真是一举两得。

  第九怪新疆结婚宴席无酒菜



  新疆维吾尔族人的婚宴一般不摆酒,也不放那么多的菜。按照伊斯兰教的教规,穆斯林是绝对禁酒的。维吾尔族人的婚宴简单朴素而很实惠,主人家只需好好地做一大锅抓饭一大锅手抓羊肉来宴酬亲友。主人请所有来宾净手之后,在大地毯上或在大桌旁坐成一圈,先是喝荼,吃喜糖、干果、点心、然后端上大摞的馕和大盘的抓饭、手抓羊肉,大家按传统习惯,以手指攫取羊肉、抓饭,尽饱一顿(城市维吾尔人而今已多改用筷、勺吃饭),便可离席。这种婚宴形式表示主客之间不分贵贱,大家同吃同乐,十分得体。维吾尔人的婚宴虽然比较简单,但是整个婚礼仪式还是比较隆重的。当男女双方到政府部门领到结婚证书之后,便可举行婚礼。婚典通常要进行两三天。

  第十怪新疆井底全部连起来



  吐鲁番的坎尔井是许许多多的竖井,顺着从高到低的地势排列成行,从井的底部相互凿通而形成的一道地下暗渠。是它,把地下丰富的潜流水集中起来,不断的输送到地面上,供人们灌溉、使用。坎尔井,勘称是新疆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。

  第十一怪新疆敬酒歌声不外卖



  每当你来到新疆蒙古族人居住的地方,或者是碰巧见到蒙古族人喜庆的场合,你就很容易被他们热烈而独特的敬酒礼节深深吸引。蒙古同胞全然是用一边唱歌、一边敬酒、即兴表演的方式,来表达对尊贵客人的诚挚、淳朴的盛情。尽管许多歌词你听不懂,但你完全能体会到主人的深情厚意。至于蒙古族人举行婚庆或节日喜庆时,那更是个个豪饮,人人善歌,在歌中碰杯,在酒中赛歌,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酒文化的魅力。

  第十二怪新疆美玉泡酒酒更醇



  常听到一些旅游者爱开这样的玩笑:“到北京看城头,到西安看坟头,到桂林看山头,到新疆看石头。”的确,新疆到处有石头,更重要的是许多石头都是宝。有人试过,用美酒玉泡过的啤酒,能减少苦涩异味,口感更好;用美酒玉泡入白酒中,能使酒味变得更加香醇;用美酒玉浸泡过的纯净水还具有开胃健脾的功效,对防治脱发、偏头痛、神经衰弱,也有一定的作用。

  第十三怪新疆男人爱把花帽戴



  新疆兄弟民族的帽子,颜色、帽形是多种多样的,最典型的是维吾尔人的绿花帽。它是用手工、丝线绣上花叶图案的四方棱形的花帽,绣工精致,花叶纹样富有装饰美。颜色有绿、红、黄、黑、白,有单色的,也有无色交织的、黑白相间的。这种花帽,男女老少都爱戴,但颜色花样有所不同。男士戴的多绣花,妇女戴的不但绣花,而且在年花纹中镶上玻璃珠子或碎玉石片。

  第十四怪新疆汽车要比火车快



  以前当你乘坐汽车行驶在312国道新疆境内的高速公路上时,你会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:铁路与公路平行靠近,火车与汽车并排奔驰,而铁老大火车竟跑不过小弟弟汽车。这是为什么呢?因为这两年兰新铁路列车经过两坎提速后。时速也超过100公里,可是汽车在高速公路上,时速可达100公里到120公里。

  第十五怪新疆铁床摆在大门外



  走进火焰山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一种奇怪的现象:家家户户的门口或者院落里的葡萄架下,多摆放着一两张铁床或木床,甚至有的庆就摆在水渠旁边。游客会惊奇地部:这是人们睡觉的床吗?是的,因为吐鲁番太热了,夜里大家都喜欢在房外睡觉,外面夜风凉爽,又没有蚊子咬,当地民风淳朴,素来有“夜不闭户、路不拾遗”的好风尚,所以人们都放心在屋外睡觉,一觉能睡到日上三竿。你看到的这种“铁床摆在大门外”的情景,在吐鲁番的许多乡村,甚至在吐鲁番市区内,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。

  第十六怪新疆夏日要把皮袄带



  “在新疆出门要带三件宝:风镜、水壶、大皮袄”,“早穿皮袄午穿纱,围着火炉吃西瓜”。这两句新疆俚语十分形象的表现了新疆地理气候的特色,并且提醒来新疆旅游的朋友们注意一下旅行的准备工作。

  第十七怪新疆甜瓜果吃不败



  新疆瓜果实在多,一年到头没断过。如果你久居新疆,就会留意到市井、巴扎的水果摊上,各种瓜果随季节在排队上市,这里不妨顺着瓜果上市的次序来个大点兵:桑椹、草莓、杏子、李子、蜜桃、樱桃、无花果、西瓜、哈密瓜、葡萄、蟠桃、海棠果、香瓜、梨瓜、沙枣、苹果、香梨、核桃、大枣、石榴、巴旦木、乌梅……真是个年年瓜果迎宾客,“瓜果之乡”不虚传。

  第十八怪新疆“猪”字不要随便说
  当你来到新疆,不管是在哪个城镇,都会看到许多饭馆、食堂的招牌上写着“清真”写字,这表明它们都是新疆信仰伊斯教的兄弟民族经营的,是专供穆斯林(信仰伊斯兰教的信徒)饭菜的食肆。它们与汉族饭馆、食堂的主要区别就是:这里绝对不使用猪肉、猪油做饭菜,困为信仰伊斯兰教的兄弟民族,传统上都把猪、猪肉、猪油以及煮炒猪肉的锅,盛过猪肉的碗具,甚至是夹过猪肉的筷子,都当成禁忌之物。当你进入这些清真饭馆、食堂时,千万不要点什么猪肉菜、猪油点心;与穆斯林朋友来往,也不要随便提到“猪”字;甚至你在穆斯林聚居地停留,也切不要在水源处洗手濯脚或涮洗碗具,以免被穆斯林朋友当成是不自重、不礼貌的行为。
在线订购 预约试驾 经销商网点回到顶部